跳至主要內容

常見問題

就近日一間私營醫療機構懷疑結業的事件,衞生署製作了一系列常見問答,向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下列適切的健康資訊和疫苗注射相關的專業建議及參考資料: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從公共衞生的角度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疫苗提出建議。

母嬰健康院會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見附頁) 為初生至五歲的嬰幼兒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小學學童則由衞生署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到學校提供接種服務。學童免疫注射小組也設有分區辦事處,為未完成「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建議的疫苗的小學學童提供補種服務。

衞生署轄下全港29間母嬰健康院均有為初生至五歲嬰幼兒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提供免疫接種服務。衞生署可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一貫安排,為受事件影響的兒童接種餘下所需的疫苗,符合資格兒童無需收費,其定義為︰

  • 持有根據《人事登記條例》(第177章)所簽發香港身份證的人士,若該人士是憑藉其已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則除外;
  • 身為香港居民的11歲以下兒童;
  • 衞生署署長認可的其他人士。

居港初生至五歲的幼兒
可以前往母嬰健康院接種「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亅的疫苗。有關收費請查閱 - https://www.fhs.gov.hk/tc_chi/fee_cha/general_pub/general_pub.html

如家長希望為子女接種並不涵蓋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疫苗,例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日本腦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請向家庭醫生查詢。

有關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家庭醫生資料,可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連結至《基層醫療指南》 (https://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AdvancedSearch?ProfID=RMP)搜尋。

居港學童
就讀香港小學的學童或適齡香港居民的家長可於辦公時間致電學童免疫注射小組 (電話:2615 8585或2615 8563)預約免費接種「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未完成的疫苗。

不在香港居住的兒童
不同地區有各自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其內容是按當地的流行病情況制定。因此,我們建議家長根據通常居住地的免疫接種計劃為兒童安排疫苗接種,保障兒童健康。家長應帶同孩子及其疫苗接種記錄,諮詢當地的醫護人員。

市場上由不同藥廠生產的疫苗大多數是可以互換的,即不同品牌的疫苗均可以用來完成接種。家長應帶同孩子及其疫苗接種記錄,諮詢公營或私營界別的醫護人員。

兒童須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適時完成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保護。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未具備對相關傳染病的免疫力,容易受到感染,例如麻疹、百日咳等。家長應帶同孩子及其疫苗接種記錄,諮詢公營或私營界別的醫護人員,盡快安排完成接種。此外,家長和兒童要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在兒童未完成接種前,盡量避免帶他們前往正在爆發相關傳染病或高發病率的地區。計劃外遊的市民可瀏覽衞生署旅遊健康服務網站(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index.html)查詢有關外地傳染病疫情的情況。

公營界別
受事件影響的兒童若曾在母嬰健康院登記,家長可致電其已登記的母嬰健康院預約,到母嬰健康院諮詢醫護人員有關其子女未來所需接種的疫苗。

少部分未曾於母嬰健康院登記的兒童,家長可致電就近的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查詢(https://www.fhs.gov.hk/tc_chi/centre_det/maternal/maternal.html)。
有關母嬰健康院的服務和預約程序的資料,請瀏覽www.fhs.gov.hk

私營界別
基層醫療署已與家庭醫生和醫療機構溝通,現時私營市場有穩定的相關疫苗供應,亦樂意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防疫注射服務,為此基層醫療署亦已提醒《基層醫療指南》(《指南》)上的家庭醫生更新其執業資料,特別是有關提供防疫注射服務的資料,以方便有需要的市民尋找合適的家庭醫生。市民可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連結至《指南》(https://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AdvancedSearch?ProfID=RMP),並在「所提供的服務」選項中,選取所需的防疫注射服務(包括不同的兒童疫苗)以及相關家庭醫生的執業資料,市民應先致電聯絡有關家庭醫生確認有關服務的內容及收費等,再決定接種疫苗的安排。

即使兒童曾在私家醫院或診所接種部分疫苗,母嬰健康院的專業醫護人員亦可透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如該兒童已登記醫健通)或家長提供的紙本免疫接種記錄(俗稱「針咭」),核對並評估個別兒童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餘下所需要接種的疫苗及時間,並適時為他們安排接種其餘的疫苗,保障他們的健康。

如有關兒童已登記醫健通,現時在衞生署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所有於2007年起在母嬰健康院及於2013年起在全港小學為兒童接種的疫苗,以及「疫苗資助計劃」下的疫苗接種,相關紀錄俱已載於醫健通。

衞生署所提供的疫苗符合《藥劑業及毒藥規例》下安全、成效和素質方面的嚴謹標準。與其他按《藥劑業及毒藥規例》註冊的疫苗一樣,經科學實證能有效保護接種的兒童。如家長因個人考慮希望其子女接種指定牌子疫苗,需向家庭醫生查詢。

如需查詢或預約小學學童疫苗接種服務,請於辦公時間內(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至下午1:00時,下午2:00至5:30時),致電2615 8585或2615 8563與學童免疫注射小組聯絡。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以外的疫苗

私家醫生或會按個別兒童的需要建議他們接種其他並不涵蓋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疫苗,例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日本腦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如家長希望為子女接種這些疫苗,請向家庭醫生查詢。有關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家庭醫生資料,可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連結至《基層醫療指南》(https://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AdvancedSearch?ProfID=RMP)搜尋。

市面上的「六合一」和「五合一」混合疫苗除包含「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使用的「四合一」疫苗的成份(即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外,「五合一」額外加入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而「六合一」則除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外,再包含「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建議的乙型肝炎1

值得注意的是:

  • 「六合一」或「五合一」疫苗轉為「四合一」疫苗及乙型肝炎疫苗不會構成問題。接種疫苗時間表與「四合一」亦大致相同2
  • 家長除了可自費在家庭醫生以「六合一」或「五合一」疫苗完成餘下劑次外,亦可選擇安排子女到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按時接種餘下「四合一」疫苗及乙型肝炎疫苗。至於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有關疫苗按科學證實未被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母嬰健康院因而未有提供有關疫苗。
  • 有關提供不同疫苗接種服務的家庭醫生資料,可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連結至《基層醫療指南》(https://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AdvancedSearch?ProfID=RMP)搜尋,在「所提供的服務功能」下有提供「六合一」和「五合一」疫苗的資料。

1市場上並沒有「五合一」疫苗包含「四合一」及乙型肝炎疫苗。

2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需要在出生一年內接種三劑「四合一」疫苗(於兩個月、四個月和六個月大時接種),並在一歲半時接種一劑加強劑,另外兩劑加強劑會在兒童就讀小一及小六時接種。就「五合一」和「六合一」疫苗,根據疫苗製造商的建議,兒童可接種兩劑或三劑疫苗,而後續加強劑可根據本地建議和醫護人員的決定進行。至於乙型肝炎疫苗會在嬰兒初生、一個月和六個月大時接種。

市民若因個別情況及考慮無法以同一款疫苗完成接種,市場上由不同藥廠生產的疫苗大多數是可以互換的,即不同品牌的疫苗均可以用來完成接種。家長應帶同孩子及其疫苗接種記錄,諮詢公營或私營界別的醫護人員。

舉例來說,早前接種了A品牌的「六合一」疫苗的兒童,可按個別疫苗的餘下接種時間表接種B品牌的「四合一」疫苗、C品牌的乙型肝炎疫苗及D品牌的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以獲取該六種傳染病的免疫力。

兒童必須按個別疫苗使用指引所載的時間表適時完成接種所有劑次,才能確保有足夠的免疫保護。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兒童(例如只接種兩劑「四合一」疫苗,而未接種第三劑及加強劑)因未完全具備對相關傳染病的免疫力,容易受到感染,例如百日咳等,而幼童感染這些疾病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

第一劑後相隔四星期可到家庭醫生接種第二劑流感疫苗,第一及第二劑流感疫苗可使用不同品牌。有關已登記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診所可於https://apps.hcv.gov.hk/public/tc/SPS/Search 搜尋。

除了恆常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之外,衞生署因應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於2024/25學年開展一次性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補種計劃,為出生於2004年至2008年的女性香港居民提供HPV補種。計劃會分三階段進行,為期約兩年。

首階段的對象為就讀本港中學(包括特殊學校的中學部)中五或以上(或同等級別)的全日制女學生,第二階段的對象為2004年至2008年出生並於本港專上院校就讀的女性香港居民(即持有效香港身份證),此兩階段均已開始,詳情請聯絡你的學校/院校。第三階段對象為2004年至2008年出生而已經完成本地學業的女性香港居民。第三階段亦會涵蓋其餘2004年至2008年出生而未完成接種HPV疫苗的女性香港居民。詳情將適時公布。(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8084.html)。

有高風險情況3的合資格65歲或以上長者可獲資助先接種一劑十五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十五價疫苗),一年後再後接種一劑二十三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合資格長者可到已登記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診所接種資助疫苗(https://apps.hcv.gov.hk/public/tc/SPS/Search)。

3 高風險情況包括:

  •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腦脊液滲漏或裝有人工耳蝸;
  • 長期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而沒有併發症除外)、肺病、肝病或腎病;
  • 新陳代謝疾病包括糖尿病或肥胖(體重指數30或以上);
  • 免疫力弱(因情況如無脾、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感染/愛滋病或癌症/類固醇治療引致);及
  • 長期神經系統疾病致危及呼吸功能、難於處理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異物入肺風險或欠缺自我照顧能力。

其他

雖然有些商戶會以特價傾銷一些價錢吸引的預付醫療服務,但醫療服務並非一般消費產品,市民不應在沒有諮詢醫護人員有關其個人健康需要之前,購買預付醫療服務(包括疫苗接種計劃)。一般而言,市民應儘量避免涵蓋較長時間的預付醫療服務,因為臨床需要或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以至預購的療程不再適合當時的健康狀況,況且預付服務亦涉及因商家倒閉而不能兌現服務等潛在風險。因此,除了諮詢醫護人員外,市民考慮購買任何預付費用的醫療服務前,亦應充分了解服務條款、覆蓋範圍、退款及消費保障等安排。

衞生署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633章)(《條例》),規管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處所,以保障病人安全。《條例》監管提供醫療服務的處所符合安全標準,而並非其商業行為(如商業推銷或預繳收費等)。

根據《條例》,營辦人必須領有牌照或豁免書,方可營辦有關私營醫療機構處所,而私營醫療機構的持牌人須時刻遵守《條例》、牌照條件和衞生署署長發出的相關實務守則。

政府正按照私營醫療機構類型及其風險程度,分階段落實《條例》的規管制度,其中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相關條文已經生效。衞生署將於2025年10月13日開始接受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的申請,進一步規管私營醫療機構。

二零二五年六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