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统计数字

2018年医疗衞生服务人力统计调查

经点算医生的特徵摘要


I.  所涵盖的正式註册医生

1.1  2018年有关医生的医疗衞生服务人力统计调查(医生统计调查),涵盖截至调查点算当日(即2018年8月31日)已按《医生註册条例》(第161章)的规定,在香港医务委员会备存的医生本地名单1内正式註册2的医生,但不包括于其后發现在调查点算当日或之前已逝世的医生。

1.2 所涵盖的医生人数为13 993名。

1.3 在医生统计调查所涵盖的13 993名正式註册医生中,有6 246名作出回应,整体回应率为44.6%。在回应者中,有5 626名(90.1%)于2018年8月31日在本港医疗专业从事经济活动3,4 (在职),而有620名(9.9%)为非在本港医疗专业从事经济活动3,5 (非在本港从事业内工作) (图甲)

1.4 在5 626名经点算在职医生中,5 597名(99.5%)正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13名(0.2%)在统计日前30天内正在本港寻找医疗专业工作、十名(0.2%)因暂时有病在身而不能工作,以及六名(0.1%)相信医疗专业工作暂无空缺、即将开展医疗专业生意、正期待重返原任的医疗专业岗位或正等待上任新的医疗专业工作。下文第1.6段所载的统计调查结果,是根据截至2018年8月31日,5 597名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的医生所提供的资料而製备。由于部分问卷资料不全或进位关係,下文所载的百分比总和可能不等于100%。

1.5 在620名非在本港从事业内工作的医生当中,有149名(24.0%)填报在外地执业,15名(2.4%)填报在内地执业及456名(73.5%)填报在统计日前30天内无寻找业内工作(图甲)。该456名非在本港从事业内工作的医生没有寻找工作的主要原因包括: 371名(81.4%)已退休、41名(9.0%)希望休息/不想工作/财政上没有需要、27名(5.9%)正从事其他行业及13名(2.9%)需要料理家务。

1由于2018年医疗衞生服务人力统计调查只涵盖在本港执业的医生,因此名列医生名册内非本地名单者不包括在是次统计调查内。

2指根据《医生註册条例》(第161章)在香港医务委员会所备存医生名册第I部註册的医生,当中包括持有本港大学颁授的内外全科医学士[MBBS (HK) / MBChB (CUHK)]学位的医生、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持有人,以及具备其他可向医务委员会註册的外地资格的医生。

3是次统计调查中用以界定从事经济活动及非从事经济活动的准则,均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所提出并获香港政府统计处所採用的建议。

4“从事经济活动”的医生包括所有“就业”及“待业”医生。“就业”医生是指统计调查期间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的医生,而“待业”医生则指(a)在统计调查期间并非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b)在统计日前7天内能够上班;及(c)在统计日前30天内正在本港找寻医疗专业工作的医生。

5“非从事经济活动”的医生包括在统计调查期间并非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的医生,不包括在统计调查期间休假及“从事经济活动”但“待业”的医生。

图甲:所涵盖医生的经济活动身分

纯文字版本

图甲:所涵盖医生的经济活动身分

註释﹕ * 有关数字是指于其后發现在2018年8月31日或之前已逝世的医生人数。
有关数字指(a)在统计调查期间并非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b)在统计日前7天内能够上班及(c)在统计日前30天内正在本港找寻医疗专业工作的医生人数。
有关数字指(a)在统计调查期间并非在本港从事医疗专业及(b)在统计日前30天内相信本港医疗专业工作暂无空缺、即将开展医疗专业生意、正期待重返原任的医疗专业岗位或正等待上任新的医疗专业工作的医生人数。部分医生在统计日前7天内能够上班。
§ 有关数字指填报移民、进修等项目而没有寻找业内工作的医生人数。
由于进位关係,百分比的总和可能不等于100%。

1.6 总共有81名医生没有註明性别。在馀下5 516名经点算在职医生中,3 679名(66.7%)为男性,1 837名(33.3%)为女性,整体性别比率(每百名女性的男性人数)为200。除了89名医生没有註明年龄外,馀下5 508名经点算在职医生的整体年龄中位数为50.0岁。经点算在职女医生的年龄中位数为42.0岁,而在职男医生的年龄中位数则为54.0岁。

1.7 我们要求作出回应经点算的在职医生填写其主要职位6的特徵。按主要职位所属机构类型划分,2 767名(49.4%)经点算在职医生在私营机构工作,其次为2336名(41.7%)在医院管理局工作、285名(5.1%)在政府工作、157名(2.8%)在学术机构工作及39名(0.7%)在资助机构工作。

1.8 经点算的在职医生年龄中位数最高为任职私营机构的医生(58.0岁),其次为任职学术机构(49.5岁)、任职政府(47.0岁)、任职资助机构(46.0岁)及任职医院管理局(39.0岁)。

1.9 在5 597名经点算在职医生中,3 666名(65.5%)将最大部分工作时间用于专科执业,其次为1 692名(30.2%)用于普通科执业、175名(3.1%)用于行政/管理及23名(0.4%)用于教学/教育。

1.10 经点算的5 597名在职医生中,每週工作时数(不计用膳时间)的中位数为44.0小时。当中,有2 317名(41.4%)医生需作随时候召工作(不计日常职务),而每週随时候召工作(不计日常职务)时数的中位数为17.0小时。

1.11 至于每工作天的平均诊症次数/病人人数,2 233名(39.9%)经点算在职医生填报介乎20至50,1 894名(33.8%)填报少于20及866名(15.5%)填报多于50。

1.12 在医疗专业最早的基本资格方面,在经点算的5 597名在职医生中,4 480名(80.0%)持有本地大学学士学位,644名(11.5%)则持有海外机构颁授的学士学位及427名(7.6%)持有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作为最早的基本资格。

6主要职位是指佔医生大部分工作时间的职位。

图乙:经点算在职医生曾接受或正接受专科培训所属专科的数目

纯文字版本

图乙:经点算在职医生曾接受或正接受专科培训所属专科的数目

1.13 在5 597名经点算在职医生中,4 739名(84.7%)在取得最早基本资格后获得额外深造资格7。其中2 031名持有多于一项额外深造资格。持有额外深造资格的医生总人次为7 583,当中3 613人次(47.6%)获颁院士/通过终期考试、1 564人次(20.6%)获颁文凭及1 318人次(17.4%)获颁院员/通过中期考试作为额外深造资格。

1.14 经点算的5 597名在职医生中,4 292名(76.7%)曾接受/正接受专科培训。在4 292名曾接受/正接受专科培训的医生中,4 208名(98.0%)曾接受/正接受一项专业培训。当中,965名(22.9%)曾接受/正接受内科培训,518名(12.3%)为外科、405名(9.6%)为儿科、343名(8.2%)为家庭医学、315名(7.5%)为妇产科及287名(6.8%)为麻醉科(图乙)

1.15 关于延续医学教育,5 021名(89.7%)经点算在职医生表示在2018年曾参与延续医学教育活动,447名(8.0%)表示没有参与任何延续医学教育活动,而129名(2.3%)则没有註明曾否参与延续医学教育的活动。在5 021名填报曾参与有关活动的经点算在职医生中,在过去12个月所获得的持续进修活动学分为:1至10学分(6.1%),11至20学分(9.9%),21至30学分(21.7%)及31学分或以上(62.3%)。

7意指已获香港医务委员会接纳的认可额外资格。

II. 趋势分析

2.1 由于医生统计调查的涵盖范围、所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及点算日均已改变*,故将2018年与2003年以前的医生统计调查结果比较时必须小心谨慎。

2.2 所涵盖在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医生的人数由1982年的3 487名上升至2018年的13 993名(图丙)

2.3 女医生所佔的比例有上升趋势,整体性别比率(每百名女性的男性人数)由1982年的520,下跌至2018年的200(表甲)

2.4 经点算在职医生的年龄中位数由2000年的40.0上升至2018年的50.0岁(表甲)

2.5  1982年至1990年期间,在私营机构工作的经点算在职医生佔最大比例,与任职政府的医生合共约佔全部经点算在职医生的80%。自1991年医院管理局成立以来,直至2006年为止,医院管理局都是最多医生任职的工作机构。任职私营机构的经点算在职医生比例,由2003年的39.1%平穏增长至2018年的49.4%;而私营机构自2007年起已成为佔最多在职医生工作的机构。

图丙:按年划分所涵盖在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1982年、1984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

纯文字版本

图丙:按年划分所涵盖在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1982年、1984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

註释﹕ * 2000年及之前的有关数字指截至该年7月1日在香港医务委员会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2003年的数字指截至2003年12月31日在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而2004年至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的数字则指截至该年8月31日在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2018年数字则不包括于其后發现在调查点算当日(2018年8月31日)或之前已逝世的医生。

表甲:经点算在职医生的选定特徵(1982年、1984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

纯文字版本

表甲:经点算在职医生的选定特徵(1982年、1984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

註释﹕ * 2000年及之前的有关数字指截止该年7月1日在香港医务委员会本地名单内正式註册的医生人数,2003年的数字指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相关人数,而2004年至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的数字则指截止该年8月31日的相关人数。2018年数字则不包括于其后發现在调查点算当日(2018年8月31日)或之前已逝世的医生。
2003年至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的统计调查中,所属机构类型指主要职位所属机构的类型。
1984年、1987年、1992年及1996年的统计调查包括军事机构。
由于四捨五入关係,个别项目的数字加起来可能与总数略有出入。
N.A. 不适用
'-' 没有相关数字
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七日